淺談各品牌解碼器的技術特點

18年呢個post要寫得好小心,可能得失唔少人。 淺談各品牌解碼器的技術特點 (出處: Post76影音玩樂平台) [本版於 28-Sep-2021 已作更新]

當大家考慮玩CAS嘅時候,通常都會以解碼(器)開始著手,其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,解碼的質數、功能、輸入方式、有沒有內置 Streamer 等,但更多情況係考慮該器材的音質,而各大品牌也有自家特色解碼,選擇很豐富,要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會很花時間,小弟嘗試將部分認識的品牌,分析其中的特色及專長,給大家作參考。

要了解其中特色,先要清楚解碼的方式和技術,解碼方式主要分為 Ladder DAC (R2R) 和 Delta-Sigma 兩種,而大多數解碼都以解碼芯片作為 D/A 轉換核心,也有一些廠商會用 Discrete 方式去做 D/A 轉換。近年流行升頻技術,以住有些廠商以升頻作賣點,而現時的芯片已經有內置升頻功能,但這種功能不能滿足現時高端用家的需求,繼而有些廠家開發出新的升頻技術,這些技術足以令到現今解碼質素作進一步提升。不過也有些廠商以不升頻 (NOS) 為主,有些則使用更原始的解碼芯片,或用其他方式使到音質提升,例如供電、模擬濾波及放大 (I/V轉換) 等部分。

升頻技術形 – 大多使用自家技術,自行編程,用以製作高品質音效
dCS – 將所有輸入訊號 (包括 PCM 及 DSD) 升頻為 DSD128 (可選升頻PCM384),再用自家 discrete 方式的 RingDAC 作 D/A 轉換。(所有組件自家開發,成本極高,價錢最貴,做工、技術已經無可挑剔,適合高端用戶使用。)
EMM Labs – 將所有輸入訊號用 FPGA 升頻至 16xDSD,再用自家 discrete 方式作 D/A 轉換。(DSD 數碼專家,技術和應用都已經很成熟。)
Playback Designs – 和 EMM Labs 方法差不多,但只升頻至 4xDSD。(技術和 EMM Labs 差不多,只是調聲不同。)
CH Precision – 使用 Anagram 技術升頻至 705.6kHz,DSD 會轉成 PCM,再用現成芯片作 D/A 轉換。(新一代升頻科技,Anagram 開發者的重要成果,只能親身體驗。)
Chord – 使用 FPGA 方式作多 tap (1M) 升頻至 705.6/768kHz,DSD 會轉成 PCM。(Watts 的升頻方式很好,高效的 FPGA 可能提升效能,但可是換湯不換藥。)
Weiss – 使用自家專業程式行 DSP 作升頻,DSD 會轉成 PCM,再用現成芯片作 D/A 轉換。(專業程式應用在自家產品上,效果出眾,但 DSP 的處理能力有限,如果用上高效的 DSP 芯片,效果可能更好。)
Bricasti Design – 使用自家方式運行 DSP 作升頻,DSD/PCM 使用現成芯片作 Delta-Sigma 或 Ladder 型式 D/A 轉換、亦可使用 DSD 直解等三種轉換方式。(產品很完整,使用現時最有效解碼方式製作,提升空間大。 [28-Sep-2021 Updates])
PS Audio – 將所有輸入訊號用 FPGA 升頻為 10xDSD,再以 1 bit 方式作 D/A 轉換。(設計師很花心思,升級新的 firmware 好似換了新機一樣,將來的升級空間很大。)
Esoteric – 使用 FPGA 方式升頻,再用自家 discrete 方式作 D/A 轉換。(新一代升頻解碼技術使得老牌產品換然一新,再加上原有的成熟技術,可以作為頂級參考之列。[28-Sep-2021 Updates])
Auralic – 使用自家程式行 Tesla CPU 作升頻,再用現成芯片作 D/A 轉換。(雖然用上易於編程的系統,但升頻品質(不包含升頻器)只是點到即止 ,將來還有大大空間可以提升。)

R2R Discrete 方式 – 最早的 PCM D/A 轉換方式,簡單直接,要精準便成本高,品質難控制
MSB – 使用高精度電阻以 R2R 方式作 D/A 轉換,因 discrete 方式使用高電壓,所以不需作 I/V 轉換,可直驅後級。(MSB 以 R2R 出名,經歷多代產品之後更見精練,加上新品可同時作 DSD 轉換,效果出眾,於市場領先位置。)
TotalDAC – 和 MSB 差不多,不過使用更高精度的電阻。(可說是一鳴驚人,用上高精度電阻效果出眾,反而是如何再作突破呢?)
HoloAudio – 可用內置升頻芯片或 NOS 模式運作,PCM 和 DSD 使用不同方式作 D/A 轉換。(效果好,售價低,理想的入門產品,各式輸入可滿足用家需要,只是高品質效果停留於 NOS 模式中,其他方面要再突破一下。)

特色雙解碼 – 有別於一般解碼方式,不需要轉成某一種特定解碼方式,各自有獨立模式作 D/A 轉換
Nagra – 處理 DSD 訊號用 Playback Designs 的方式,不過只升頻至 2xDSD,PCM 則使用另一組 D/A 轉換。(技術似乎有些落伍,新品售價更高,雖然雙解碼效果好,但似乎要加些新技術才能滿足需求。)
T+A – 處理 PCM 訊號用自家方式 DSP 作升頻,再用現成芯片作 D/A 轉換,DSD 則使用 1 bit discrete 方式作 D/A 轉換。(PCM 升頻不到位,反而 DSD 1 bit 轉換做得幾好,最佳配置為 HQPlayer 軟件升頻 DSD512,比起其他高級解碼也不會失色。)

傳統方式 – 使用現芯片,沒有加添數字處理
Esoteric – 使用多塊現成芯片並聯作 D/A 轉換,以提升訊噪比。(日本解碼最高成就,只求高訊噪比的傳統用戶會十分喜愛,不過已經到了一個樽頸位置。)
LampizatOr – 使用現成芯片、或 R2R 模組、以及 USB 上的 Delta-Sigma 輸出來作 D/A 轉換,以膽 I/V 轉換為主。(以膽輸出作賣點,再加上可自由組合嘅模組,可玩性大增,唯獨是沒有自主開發嘅技術,很容易被超越。)

NOS 方式 – 以最原始的方式作 D/A 轉換,沒有使用任何數字處理
Audio Note – 完全舊式作風,以膽 I/V 轉換為主。(絶對係以膽聞,高價零件,原始做法,品味之選。)
Aqua – 以自家 FPGA 編程,沒有升頻或數字濾波處理,訊號直接以 R2R 方式作 D/A 轉換。(用舊有的方式,注入新的思維,做好各個部分,效果顯著。)

以上嘅分類,只係方便了解各種解器嘅特點,亦唔代表只可以這樣歸類,這種分類方式可以簡單評估現今解碼的技術取向,不同用家各取所需,方便各自選擇。

話說這個文章只係小弟嘅個人見解,不代表這些內容完全正確,亦不是購買建議,所以看完有所不滿,笑吓就算,多多包函!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