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Hi Fi 雜談】關於 Bit Perfect 與升頻… 而啟發對高分析系統的反思

前言
玩了串流已經有相當日子,系統也是為了串流而進行優化,結果發現本已是穩定的CD/SACD系統,經已被優化的串流系統領先,究其原因串流系統經過多重減噪,以及升頻或時鐘優化下,當然可以超越傳統CD/SACD系統。由於某位師兄提醒下,於是有了改善傳統CD/SACD的想法,方法如下;
傳統接法:MSB UMT+ ➪ 「梅」解碼
優化方案:MSB UMT+ ➪ Denafrips Gaia Reclocker + Denafrips Aether 主時鐘 ➪ 「梅」解碼
結果是正面的,而且除了CD/SACD系統有所提升外,也可以容入到現有的串流系統,簡直是一舉兩得。

使用這個升級方案期間,忽然有種想法,究竟是傳統的CD直解方式,或者是近代升頻解碼,哪個才是最理想的數碼處理方式?傳統的 Bit Perfect 做法可以接近無音染效果,而升頻方式可以加強分析能力,兩者並沒有好壞之分,也許只是個人喜好,但也足夠令自己有更多的反思!

Jitter對解碼系統的影響與及Reclock的能力
高Jitter會影響數碼系統的穩定性,同時會令到A/D轉換時出現誤差,進而影響分析力以及音樂細節,高級系統就是需要充足的音樂細節,所以Jitter對整個系統影響甚大。要減低Jitter的話,可以使用更高級的訊源系統,同時也需要減低系統的噪音,充分提高訊源的準確度來提升品質。數位傳輸方面,大部分會使用PLL型式,好處是訊號易於處理,但同時也會受到上游的Jitter影響,於是便有工程師提出 Reclock 功能。現時有很多解碼都有內置 Reclock 功能,但 Reclock 時也會受到內部時鐘的影響,當然有些可以使用外部時鐘的,而且也會有些解碼利用內置升頻功能來減低Jitter的影響,多方面因素來提升音響表現。但有些情況下,未必可以使用到更高級的訊源或解碼,而使用 Reclocker 可能會是其中一種方法。

CD / Red book / 16bit 44.1kHz 直解方式播放是否已經到了極限?
由於CD是40年前的產物,格式上完全沒有優勢,但慶幸現時的A/D編碼及D/A解碼技術提升,可以令今時今日的CD也有不錯的解析度。而以 Bit Perfect 方式(即是R-2R方式NOS的PCM直解)也可以做到足夠的密度,優點是在於聲音夠直接,易於表現音樂的內容,但相對於 HiRes 檔案或串流而言,CD格式無疑是有其不足之處。如果使用了升頻解碼技術(這個以 Chord Hugo M-Scaler + TT2 為測試個案),升了頻可以獲得更優質的分析力,更高的立體感,但也可能出現某些音樂性的缺失,或能量感也同樣減少,有些時候也不能完勝 Bit Perfect 方式。新的升頻解碼技術當然有其優勢,但傳統的直解也有好的方面,更好的 HiRes 當然更加理想,但在大部分仍然是 CD / Red book 格式下,用適當的處理方法才能體驗玩音響的樂趣。

高清檔與系統分析能力的關係
小弟測試過與擁有的系統也不在少數,心中也清楚各種喇叭、器材及線材有著不同的分析能力,小弟會覺得高清系統需要全套高分析的構件組成,而不強調分析力的系統可由喜好所決定。在測試 Falcon LS3/5a 的過程中,發現了有趣的事情,膽機及傳統喇叭在升頻的情況下,某些傳統系統的特色會有所減少,結論是這類型系統不適宜使用太高分析能力的訊源系統,又或者對其分析力幫助不大。小弟會有這樣的理論,情況正如玩4K影音一樣,4K碟要在4K碟機、4K顯示及4K線材的情況下,才可以有4K的效果,音響分析能力也是一樣道理,高分析能力的訊源或高清檔也需要配合有高分析力的擴音機、以及高頻寛高分析力喇叭,才能發揮高清的優勢。

關於高級線材與高清系統的關係
以往覺得線材都是一些調味的產品,但現時發現要達至高密度高分析力系統的話,高級或高頻寛的線材必不可少。事源於購入 Denafrips Aether 主時鐘的時候,試了不同的時鐘線,因為 Aether 輸出為 45/49MHz 超高頻率,一般的數碼線材不能應對其表現,唯有高頻寛及高級的線材才能滿足 Aether 的需要。或許,當系統到達一定程度時,高級線材是必須的,有一定高頻寛的線材才能發揮系統的能力。

【Hi Fi 雜談】農夫地盒

用了農夫地盒也有一段時間,由最初的銅大地盒到前一代的 Olympus Ten 地盒,再由 Silver 地線到 Atlantis 地線,都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進行升級。由於最近受到朋友影響,對新一代的 Olympus Ten T 特別有興趣,於是把心一橫,就入手 Olympus TenTen,一個盒子裡面有十個 Ten T 地盒,再加上 CleanUs 功能,玩法多變,十分適合小弟這類器材又多、玩得又雜之輩。

提到地盒,以往有不少師兄覺得沒有用處,但也有師兄話不能沒有,相當兩極化的結果,而小弟覺得可能因為環境、設定、系統不同等因素有關。不過,根據小弟多年實際使用經驗,用了地盒的確可以提升系統的寧靜度,聲音自然更上一層。曾經在同一套系統測試過,有接地盒和無接完全是兩回事,如果無接的話,聲音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能接受,對於這樣的結論,或許有些燒友會認為,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!但結果就是令人驚訝。

至於為何買的是農夫地盒?因為在以往沒有太多其他選擇的情況下,農夫是首選,也因為農夫沒有特別重的音色,容易夾上大部分系統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選擇農夫地盒。但這種情況現在有所改變,新出的 Tungsten 版本、Peak 4 Cap、以及不同的地線,對音色及音場改變很大,在多樣化的配撘下,能改變系統的聲音取向。所以,現在可以透過這種改變,去調配各種音色喜好,確實是可玩性更高,但難度也更大。

在玩地盒的過程中,小弟也有小小心得,玩地盒和玩電差不多,為避免互相干擾,要分不同的接駁位置,例如:電地和訊號地要分開,Digital 訊號地和 Analog 訊號地也要分開,所以多盒的情況一定會出現。作為地盒有兩個重要指標:容量及速度,尺寸大小影響容量、而使用之物料影響速度,可因應尺寸大小和不同的金屬物料作為選擇地盒的標準。在一般情況下,接電地需要大容量、接訊號地則需要快速導走雜訊,簡單來說,接拖板、電處可選 Olympus Infinity T 般尺寸,接 DAC、前級可選 Olympus Ten T,當然用上再高級的也沒有問題。

Olympus 屬於旗艦系列,效果最理想,小弟比較推薦使用,小的 Olympus Ten 也比 Silver Tellus 好,與其花時間由低楷玩起,不如直接買旗艦系列。Olympus Ten 及 Olympus Infinity 最為中性有效,而 Tungsten 版低頻伸延較強,能力範圍內,當然直接買 TenTen、Pluton 或 Hero 等旗艦。地線中以 Silver 最為中性,可接任何器材及電地,但效能相對較低,Apollo 低頻能力強,接電地比較適合,Olympus 高頻伸延好,接前級、解碼都理想。至於 Caps,可以當作效果加強器,原裝木頭沒有添加任何色彩,Everest 可以加強整體效果,而 Peak 4 有低頻增強作用,但地線和 Caps 也需要配合地盒及所接器材而適當使用。當然這只是建議,實際上每個系統都有不同情況出現,只可以作為小小參考,實試至為重要。

墊材對於地盒的影響也很大,用上不當的墊材會扭曲整套系統特性,一般情況下,不建議直接放在地板或木板上,最簡單可以落釘,輕的地盒可以用 Symposium Padz 去墊,重的地盒可以用 Symposium 墊板或其他墊板,Symposium 比較中性易夾,其他也可以考慮 Nordost Sort Kones、CMS Center Stage 或 CMS 墊板等,這些都是小弟試過的品牌當中有比較好的效果,當然也有許多其他選擇,但小弟沒法一一去試。

總括來說,玩地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想系統調整得好,需要花很多時間及心思,在不同的配置中,尋找最適合的選項,以現時家居種種不同的電磁波干擾下,地盒已經變成最不可或缺的音響基礎建設。(P.S. 也許因爲現今的系統多數以高分析力為主,越是走高分析力的系統,越需要低噪的環境及音響基建去提升細節及音質;但如果覺得系統太高分析力而不耐聽,地盒也未必適合這類系統的人。)